一楼:透析中心、挂号结算室、彩超、CT室、DR室、化验室、体检科
    二楼:内科门诊、妇科门诊、内科处置室、药局、眼耳鼻喉科、口腔科、中医门诊、社区办公室、孕产妇保健
    三楼:康复科病房
    四楼:内科病房、医养结合病房
    五楼:外科病房、统计室
    六楼:机关
    七楼:手术室
我国开始大规模培养全科医生
发表时间 2010/10/21

从今年起,我国开始面向中西部地区招收农村定向免费医学生。按计划,在3年内为中西部每个乡镇卫生院培养一名全科医生,由此,我国最大规模的全科医生培养计划大幕开启。专家指出,全科医生制度的推广是最适合中国情况且有效益的医疗服务模式。

全科医学是一门专门的学问

要了解全科医生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角色,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全科医学。全科医学主要的训练目的是为教导医生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基层医生,整合内、外、妇、儿等各种医疗相关的知识来照顾病人。全科医学除了治疗疾病,还特别重视对“健康人”的整体性照顾,服务内容延伸至疾病预防、社区康复等。因此全科医生所提供的不只是疾病的诊治,而是以全人的角度去理解患者的健康需求,是维护社区民众健康的第一线守护者。

上世纪六十年代,全科医学由欧美开始,越来越受到重视。1988年,台湾也正式将全科医学作为重要学科来发展。据调查,英国、加拿大的全科医生约占医生总数的40%-50%,台湾每年有150名至180名全科住院医生训练名额,约占全台湾医学院毕业生的14%,在所有科别中居第四位。

全科医生可解决95%以上一般疾病

基层医疗的缺乏始于二十世纪初,医疗科技的快速进步,使医学的发展走向专科化,但过度专科化的医生训练,却导致基层医疗的缺乏,不同疾病必须分别看不同专科医生,病人的照护缺乏全面性与连贯性,医疗费用也被逐年推高。

事实上国际有关研究表明,以全科医生为主的基层医疗体系可以解决95%以上的疾病,只有3%—5%的病人需要经由全科医生,转诊给其他专科医生做进一步诊治。以全科医生为主的医疗模式好处在于,患者可以自主选择自己信任的全科医生作一般疾病的诊治,并累积健康记录。当患较复杂的疾病时,全科医生就可以依据过去的健康记录及目前症状作判断,并转诊给其他专科,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持续性及全面性的照护,也能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对付慢性病全科医生有优势

人口老龄化与疾病谱的变化也是全科医生之所以重要的原因之一。人类平均寿命越来越长,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地区都迈入老龄化。而疾病谱也以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为主,这些慢性疾病若没有良好的控制,随着年龄增加,往往会衍生许多严重的并发症,耗费的医疗成本十分惊人。以台湾为例,预计2010年老年人口将耗去全台湾医疗资源的25%,其中大多都与慢性病并发重症疾病相关。

过去以疾病治疗为主流的医疗服务,已不足以应对新的医疗问题,预防医学因此受到重视。预防医学保健措施的介入与推广,不是等有病时再治病,而是在疾病未发生或病情尚不严重的早期,通过医疗干预或健康教育等方式,降低民众患病的机会,已患病者则避免让疾病更恶化或产生严重的并发症。民众由年轻时开始有了预防医学的观念,到老年也可以远离多病缠身的命运,活得久也活得好。

全科医生制是最合适的医疗服务模式

中国地广而且人口分布不均,全科医生制度的推广是最合适且有效益的医疗服务模式。对于一些偏远的、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地区,以全科医生对疾病的处理能力,能解决大部分的医疗问题。

对于人口稠密的、医疗资源丰富的地区,建立全科医生的制度,则可以有效利用医疗资源,避免浪费。纵观医学模式的发展趋势与实际需求,发展全科医生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是必然的世界趋势。